【国金张帅团队】燃料电池产业链深度解析
做为资本市场最早进行燃料电池产业研究的机构,我们自2015年以来完整覆盖了产业的上中下游从制氢到车辆运营的全行业,举办过多场产业论坛,成为沟通产业界与资本市场的良好纽带。
2018年12月,在燃料电池本轮行情启动前夕,我们与产业创新联盟燃料电池分会联合举办了产业论坛,邀请了15家政府与企业的负责人与大家沟通产业。
行情如火如荼发展的这个季度,我们举行了6场产业链联合调研、8次电话会议,单独实地拜访上市未上市企业近40家,实时为市场传递最新、最深度的行业情况。
上周,4月2日我们在上海举办燃料电池产业论坛,数十位企业家与数百名与会者一起展望了燃料电池产业未来万亿级市场带来的投资机会。
站在目前时点,建议密切关注:美锦能源,嘉化能源、雪人股份,深冷股份、雄韬股份,大洋电机、厚普股份。
国金燃料电池 | 产业链图
Part 01

国金燃料电池 | 系列深度报告(2016-2019)
2016-2019-2030

一、 运营篇
系列1:重载领域FCV成本优势明显——燃料电池物流车经济性分析(2018.12.17)
■ 综述: FCV在重载长续航领域显现经济性,未来成本优势继续扩大
■ 应用:中长途重载运输场景下,FCV是燃油物流车的完美替代者
■ 经济性:当前补贴情况下FCV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燃油物流车
■ 中长期视野:FCV经济性优势将逐步扩大
■ 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运营初显成效,综合场景下吨利润**
■ 燃料电池产业当前三大瓶颈,正在有序破解
■ 租赁模式扩展市场空间
|
![]() |
二、 电堆篇
系列2:产业核心环节、国产化初见成效——燃料电池电堆行业分析(2018.03.19)
■ 旭日始旦,燃料电池产业进入景气高峰起点
■ 电堆是燃料电池最关键部件,性能满足商业化需求
■ 国内电堆实现量产,成本进入下行通道
■ 电堆产业链国产化进行时
■ 电堆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
系列3:燃料电池系列研究之PEMFC——成本下降路径:国产化、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2016.11.10)
■ 综述:材料工艺进步+规模化效应驱动燃料电池车降本,规模量产后将降60%
■ 关键材料和部件的成本和耐久性是燃料电池实现商业化的基础
■ 膜电极组件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降本需结合技术进步
■ 双极板:广泛采用无孔石墨板,材料的不断优化提供降本可能性
■ 空气供应系统:现阶段降本突破口,长期看成本有60%的下降空间
![]() |
|
三、氢气篇
系列4:氢气安全吗?——燃料电池车用氢安全性分析( 2017.06.22)
■ 氢气安全吗?——安全性能不亚于常见燃料,可以满足应用需求
■ 氢气的储运安全吗?——以气氢拖车运输为主,从充装到储运安全措施完善
■ 燃料电池车辆安全吗?——设计完备提供全方位防护,实际运行安全有效
■ 车辆面对事故和极端情况还安全吗?——储氢瓶被贯穿火烧不易炸裂,密闭空间氢气泄露难引发爆炸
■ 加氢基础设施安全吗?——已有相关技术规范指导,加快健全行业标准体系
系列5:负荷中心附近的氯碱副产氢是最优选择——燃料电池的氢气来源分析(2016.08.02)
■ 综述:氯碱制氢可满足当前下游需求,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助力实现未来零排放
■ 氯碱工业副产氢:目前最现实的大规模燃料电池用氢气的来源
■ 水电解制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助力未来实现零排放
■ 石化资源制氢:天然气裂解制氢为主,水煤气法对脱硫技术要求高
■ 化工原料制氢:甲醇制氢技术应用于众多特定场所,但成本较高
系列6:气氢拖车能够解决目前需求、其他方向潜力大——氢气储存运输问题分析(2016.08.08)
■ 氢气储运:气氢拖车满足现阶段要求,液化氢技术是发展方向
■ 集中制氢厂的运输准备环节:氢气压缩/液化、存储及加注
■ 气氢运输:拖车运输前期投资低,管道输氢适用于大规模运输
■ 液氢罐车运输:单车载氢能力是气态载氢的10倍以上,经济性与储量大小相关
■ 氢气运输方式选择:气氢拖车适用于规模小距离近、液氢罐车适合长距离
■ 氢气的存储:储氢材料体积密度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 |
四、加氢站篇
系列7:燃料电池系列研究之加氢站——中期看用户绑定、长期看低成本氢获取能力(2016.08.22)
■ 加氢站建设运营: 绑定下游需求、降低氢气成本从而增厚利润
■ 增强加氢站长期规划,加速关键设备国产化进程
■ 加氢站供应能力及单车投资测算
■ 加氢站的降本之路:努力压缩制氢和运输成本
■ 补贴作为后盾,企业担当先锋
系列8:燃料电池系列研究之加氢站——基础设施先行,加氢站和氢气产业链率先受益(2019.03.15)
■ 中国燃料电池进入产业化阶段,万亿级产业拉开序幕
■ 基础设施是产业痛点,加氢站搭台奠定基础
■ 大规模低成本氢气是产业关键,氯碱制氢+气氢拖车是当下合理路线
■ 制氢分析:氯碱制氢可满足当前下游需求,化石燃料制氢成本低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助力实现未来零排放
■ 氢气储运:气氢拖车满足现阶段要求,液化氢技术是发展方向